时间:2022-12-02 16:30:47 | 浏览:2066
长江日报评论员杨于泽
武汉长江新区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多式联运、多港联动、通达世界的内河航运枢纽。而据媒体近日报道,河南也将实施内河水运“通江达海”工程,建设郑州港、信阳港等,江西和湖南也都有动作。根据《水运“十四五”规划纲要》,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开展开凿赣粤运河、湘桂运河可行性研究。正是依托这种前景,江西、湖南都规划要打造“国家内河航运枢纽”。
近年来,武汉新港依靠集装箱运输快速崛起,跻身世界内河港口第一方阵。武汉新港一方面是势头很好,另一方面,与国内其他内河港口相比,仍然存在进步空间。例如,目前中部第一大内河港口是九江港,2021年其货物吞吐量达15175万吨,而江苏由于经济发达,苏州、南京、南通等内河港口运输发达。
现在中部各省都在致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武汉提出要建设“新沿海”,这就离不开依托内河港口开拓对外贸易通道。港口大不大,取决于服务区域经济强不强、对外贸易体量有多大;反过来说,对外贸易通道畅通、高效,也有利于降低外贸出口成本,从而推动外向型经济发展。所以立足长远建设一个高标准的对外贸易内河港口,是加快打造内陆“新沿海”的优势条件。
2014年,湖北有关部门曾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制订了《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总体规划纲要》,并得到省政府批复实施。8年建设下来,武汉新港获得较快发展。但也看到,其他地方的内河港口也在加快发展。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独得兼控长江南北、辐射内陆数省之利,新港有条件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要以更大魄力,加大投入,立足内陆广大腹地,尽快把“多式联运、多港联动、通达世界”的架构搭起来。目前来看,武汉新港要抢抓机遇,谋定快动,高水平建设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编辑:丁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此外,深圳市近期还发布了促进“208”产业集群发展(指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8大未来产业的产业集群)的意见,制定了“一集群,一基金,一专项,一展会,一论坛”的规划,进一步拓宽GP的投资渠道,计划全年新增创投机构60家。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苏华摄其中,重点建设五象站、南宁北站、南宁站站城一体化改造等综合枢纽,建成贵南高铁和南玉、南崇城际铁路,推动规划建设南衡、南合湛等高铁。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苏华摄顺应城市人口增长趋势,建设特大城市。
在第12届东博会上,香港举办了中国“魅力之城”香港记者招待会、香港经贸交流会等一系列面向东盟、中国内地的经贸交流活动,与东盟10国的“魅力之城”一起,综合展示贸易、投资、科技、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和商机,美美与共、合作共赢。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23条举措促进滨海城市建设在临港新片区揭牌运行三周年之际,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有三方面合计23条举措,从产业支撑、城市建设和制度保障三方面,为临港描绘了下一步发展的“蓝图”。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磅公布,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如果说兴办经济特区,带来了深圳40余年来城市发展的奇迹,
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深圳迎来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印发3年来,深圳坚决落实主体责任,奋勇扛起新时代历史使命,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广东省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8月18日,深圳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周年。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
深圳湾美景。 南都拍客 郭煜栩 摄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磅公布,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先行示范区建设3周年,
编者按: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自此站上了新的起点、发展迈上了新的层级。先行示范区建设三年来,深圳牢记中央嘱托,在广东的全力支持下,聚焦“五大战略定位”,推动“